
作者/照片:職員莉華
在瑟谷常常會聽見無聊這個詞,有的小孩會來找你喊著我好無聊~陪我玩~。
有的會跑來找你喊著我好無聊,不知道要做什麼?有些小孩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感到焦慮,有些則是嘴上喊著無聊,其實知道自己要幹嘛,但現在做不到的那種。
一開始,我以為小孩想解決無聊,畢竟無聊的感覺是不舒服的。我會嘗試丟給他幾種可能的選項,看看他是否有想要採用。有些小孩聽了會立刻興奮的說~「啊~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了!」他沒有要採用我的方案,但我的方案給了他新的靈感,所以他有了新的方案暫時擺脫了無聊。
而有些小孩不管你提供他多少方案,他就還是覺得無聊,而且感到焦慮。
於是我開始思考無聊本身,為何會讓人感覺不舒服?甚至是讓人想擺脫負面的形象。
為何想要擺脫無聊呢?無聊會給人一種厭煩的感覺,一種想投入卻又無法投入的不適感。
例如:排隊。我超討厭排隊的,排隊讓我感覺很無聊,所以我從不會為了兌換免費贈品或品嚐美食去排隊。
所以無聊的定義和目的性有關,如果今天我是一個熱愛品嚐美食的人,那排隊這件事就不會是無聊的,因為我有一個強烈的目的性去支持我做這件看似單調無聊的事。
那這樣無聊其實是個中性的詞,沒有好或不好,取決於你怎麼看待無聊而已。
我想到我自己小時候,我是一個很少感到無聊的人,即使有時想不到要做什麼在發呆,我都很享受那種放空留白的感覺,反而是很放鬆沒有任何的不適感。
直到出社會工作,即使每天汲汲營營像陀螺一樣打轉,但生活漫無目的的空虛感卻讓人無力。然後在夜深人靜時,對自己靈魂拷問與進行自我對話。
而進入瑟谷,一開始我也會努力讓自己做個不無聊的大人,每天找很多事情來做。
可是漸漸地,我發現不需要費力把時間填滿,因為當你擁有大把大把的時間,你的大腦會不時的跳出慾望清單,以前想做沒做的、以前很喜歡做的卻中斷不能做的、看到新東西想嘗試的、期待自己有所成長而改變的……然後依自己的期望值在慾望清單中排序然後執行。
每天都有很多想做的事,我幾乎沒有時間感到無聊。
當感受到無聊的時候,就像是想要對這世界的想像與探索再更往前一步,心中擁有渴望與好奇,所以會尋求新的感覺和目標。
於是在瑟谷,我們聊著無聊,分享著彼此的無聊,也出現了「無聊小天使傳說」,無聊成為最夯的話題,甚至最近有人成立了「無聊社」,擁有共同目標一起執行與計畫,無聊可以不需要閃躲與逃避,無聊擴充了我們的視野,無聊可以讓人停下來積極的思考,「我還可以做什麼?」
所以,你感到無聊了嗎?
恭喜你~!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