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:職員Maggie

坐在兩個正在玩平板遊戲的孩子對面,其中A孩玩著類似跑酷的遊戲,他心情隨著一次次的失敗,越來越高漲。這時,我以為他會情緒爆炸,狂罵、搥桌子之類的,結果都沒有,他只冷靜的說:「我要去玩別的遊戲了!」

這時我忍不住驚訝的說:「哇!我以為你會很生氣耶!」

他:「我以前會啊!還會很想砸了平板!現在不會了,就換個遊戲玩就好了啊。」

我:「哇!你進化了耶!」

這時,他對了我開了我名字的諧音梗的玩笑。我笑著對他說:「我不喜歡你這樣說,你需要跟我道歉。」

但A孩卻不以為意,依舊繼續的開著玩笑。

這時,坐在我們旁邊的另一個工作夥伴對我說:「你真的有不喜歡他這樣說嗎?因為你笑笑的說你不喜歡,會讓人誤解你其實是在跟他玩的!並沒有真的不喜歡他這樣說。」

然後夥伴詢問A孩:「你是不是覺得Maggie只是在跟你玩?」

A孩點頭。

夥伴說:「我如果真的不舒服,我是會很不高興的跟對方說的。」

「啊!原來是我常常都笑著說著拒絕或說我不喜歡,會讓人誤會我只是在玩、在開玩笑的!」「難怪他們都不會停下來!」

夥伴的一句話,讓我開始認真的去思考,如果我心裡真的有很不喜歡別人這樣說,為什麼我還笑笑的?

回家又仔細思考後,我發現我似乎會忽略,甚至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,當下只想要一笑置之,可是一旦壓抑不了就會徹底崩潰。原來我需要的是好好的覺察與理解自己,把真實的感受展現出來,不需要有壓抑。

在新竹瑟谷的日常對話裡,我們常有機會聊到彼此的心情、感受,透過群體裡互相的對話來理解到彼此的差異(無論是私底下或是小會上),這樣可以更認識自己,才能進化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啊。

Categories: Uncategorized

0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Avatar placehol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