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職員嘉純

「A跌倒了!」一位小孩邊衝進室內邊大喊著,另一名小孩跑向醫藥箱位置,並迅速地拿起來往外跑,我跟在小孩後面跑。

在我跑到之前,已經看到有夥伴在A旁邊關照,小孩們圍在A旁邊關心,我跟醫藥箱一起抵達,「讓我來處理傷口吧!」我對夥伴這樣說,夥伴也很信任的說好並離開現場。

A是對於傷口及疼痛敏銳的人,我也是,過往的經驗是A受傷後,眼淚很快就會衝出眼眶,伴隨著想要照顧者帶他回家的言語,然後會發展到連絡照顧者盡快出現。

這次也有出現前面情境,我告知A我會問照顧者什麼時候會到瑟谷(當時已快傍晚),傳完訊息後,我問A要不要先處理傷口貼起來,這樣風吹不會痛,他拒絕了我,繼續嚎哭,我坐在旁邊陪伴跟等待。

我注意到他沒有把我趕走,以前會,因為A的個人界線在我的認知裡是比較緊繃的,於是我帶著好奇心,觀察A對於這次受傷會出現什麼反應,同時研究A膝蓋上的傷,看起來像是舊傷加新傷,流血的是結痂的舊傷,我感受著A的哭聲不像是只有疼痛的哭聲,我問他「風吹傷口會很痛嗎?」本來嚎哭的A,突然停下來說「膠布撕下來比較痛。」喔,原來他不想讓我處理傷口,是因為想到換藥時,膠布撕下來反而比較痛,在痛跟很痛之間,他選擇承擔痛。

講完他繼續哭,不過哭聲比較緩和,又過沒多久,他邊哭邊說「為什麼我一直在跌倒?昨天跌倒,今天又跌倒。」啊,原來嚎哭是因為連續兩天跌倒,眼淚是佐著心疼自己的遭遇,我回「連續兩天跌倒受傷真的讓人很沮喪」。

再哭一下,A停止哭泣,表示他掌心也會痛,要用紙膠布貼,我撕給他,但是長度不是他要的,他把紙膠布拿去自己撕、自己貼,但手掌受傷部位不太好貼,後來他就不貼,接著要我幫他清潔傷口,於是我拿棉枝跟生理食鹽水開始進行傷口清潔,最後,他沒有用任何覆蓋,站起來,請我幫忙把褲管拉下來,拉好,他動一動兩條腿,人就跑走了,也沒有追問我他的照顧者什麼時候會來。

從不讓我碰觸他,到讓我幫他處理傷口,這過程20分鐘,透過這20 分鐘,我又更了解這個小孩,他對於疼痛的敏銳度,在瑟谷,沒人會催促眼淚趕快擦一擦,傷口趕快貼一貼,這裡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,他可以去感受那個疼痛,讓心疼自己的眼淚,好好流一流,並選擇自己要如何去面對疼痛。

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,A的故事讓對疼痛也很敏銳的我,想要下次遇到疼痛的時候,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跟空間,去感受身體,是不是還帶有其他的感受,啊,原來在瑟谷,不只幫忙小孩處理日常事務,我也從小孩身上獲得很寶貴的體悟。

🚴️

新竹瑟谷自學基地招生中~ 歡迎洽詢!

Categories: Uncategorized

0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Avatar placeholder